::: 印度與歐盟舉行雙邊貿易協定第7回合談判

印度與歐盟在今年2月19日至24日舉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第7回合談判,以及投資保護協定(IPA)和地理標示協定協商會議。印度媒體「Hindustan Times」報導,此次談判以雙方先前在貨品貿易和政府採購的協商內容為基礎,聚焦在服務及投資面的協商,包括印度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之手機零組件、積體電路、光學儀器等產品的爭端案件,以及歐盟推動之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印度的影響等,均是雙邊重要討論議題。

對於此次談判,印度不具名官員表示在第6回合談判中,印度與歐盟共舉行71場技術性會議,內容涉及23個專章領域的18個,雙方已在貨品貿易和政府採購議題深入交換意見,惟受限於印度與歐盟將陸續在今年年中舉行大選,預期雙邊FTA談判應在選舉結束後才有可能取得具體突破。

有消息指出印度反對歐盟在雙邊FTA中納入CBAM相關措施,且認為印度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邊論壇上對歐盟環境規範的反對,恐會影響未來歐盟與印度協商的意願。對此另一名不具名印度官員表示,雖然歐盟的CBAM措施可能導致未來印度出口歐盟的鋼鐵、鐵礦石、水泥等高碳排產品,被歐盟課徵高達35%的關稅,但歐盟方面已表示願意透過談判解決印度的疑慮。

此名官員認為在歐盟已釋出善意,且印度亦積極推動綠色鋼鐵、綠色水泥和綠氫等產業發展的情勢下,環境議題對談判造成的影響應相對有限;反而微中小企業、農業和乳製品之市場開放等議題才是印度的關切點,印度政府必須維護相關產業和群體的權益,要滿足歐盟期盼的談判目標難度甚高。未來歐盟-印度FTA談判進展有待關注。

資料來源:Bilaterals.org、Hindustan Times、歐盟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