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1 月 工業總會貨貿協議座談會-台北場
時間:103年1月20日(星期一)下午14:30-16:20
地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2會議室
主持人:工業總會-蔡秘書長練生
貴賓:工業總會-焦常務理事佑鈞、經濟部-卓次長士昭、陸委會-林副主委祖嘉
列席單位:行政院陸委會、行政院農委會、經濟部貿易局、經濟部工業局、海基會
意見交流:
A公會:
貨品貿易協定跟大陸貨品的負面表列有無直接關聯性?
經濟部工業局:
雖然不能認為貨品貿易協定就是與目前大陸禁止貨品進口負面表列有直接關聯性,但無法否認的,陸方在貨品貿易協定時一定是極力爭取這些貨品項目一定要開放,這是他們主攻的項目。就我們目前談判的策略,跟各位保證一定逐項考慮到產業的需求跟發展的現況,有些項目可能考慮開放,若有項目對國內產業衝擊,我們爭取最大的調適期來與大陸當作是談判的策略、籌碼。還是要向各位業者強調全世界的貿易協定都是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趨勢,不太可能還是能維持限制進口為常態,自由化在未來是一種趨勢,請各位業者能有所了解,以上。
A公司:
1.台灣企業面對國家資源補貼,甚至主導產業的不公平競爭,請問政府有無補救之道?
2.對免除台灣進口面板關稅機率有多大?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中國大陸國家補貼相當的廣泛,最近一個案子中,目前美國及歐盟在太陽能光電的這一部分,對中國大陸產品進行反補貼以及反傾銷調查。確實,中國大陸經常被其他國家指控有國家補貼。在WTO的架構之下,有一定的機制在處理,這就是為何美國或歐盟的業者會在內部程序要求政府對中國大陸進口的產品採取雙反的措施。我們在兩岸的貨品貿易協議裡也有做安排。一方面,彼此都是WTO的會員國,WTO之架構下有一定的機制可以做處理,若因為大陸有補貼的行為,而導致兩岸的貨品貿易協議造成對我國國內產業的損害,就目前在貿易救濟的章節中條文部分,正在與陸方談,希望能做某種程度的處理。當然,我們會再與陸方協商,盡量在文本裡面有一定的規範,就陸方的業者因為政府的補貼或相關的不公平的措施影響我們的產業,我們會來做處理。謝謝。
經濟部:
對幾位委員說明一下,張局長提到,中國時報報導台灣取消了對中國大陸進口救濟專章,貨品貿易協議中,進口救濟還是存在的,沒有被刪除。因中國大陸競爭力強,很多國家對中國大陸市場競爭力很擔心,當中國大陸進口量太大時,造成一個國家的產業受到損害後,該國有權實施進口救濟,進口救濟也就是防衛措施指的是公平的貿易行為,所以實施對象為所有國家,所以在中國大陸在2001年12月31日加入WTO時,在入會議定書中承諾,可以單獨針對中國大陸實施進口救濟至2013年12月10日共十二年。根據中國大陸的入會議定書,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台灣,都有訂定一個進口救濟的專章,針對中國大陸的產品可以實施進口救濟。這個措施在去年12月必須中止,根據中國加入WTO入會議定書的承諾,台灣跟全世界WTO會員國同步取消單獨針對中國大陸的進口救濟,與貨品貿易無關,並非因為貨品貿易簽定而取消進口救濟措施,因為進口救濟措施是針對有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傾銷或補貼,仍然可以依照反傾銷或反補貼的規定,實施反傾銷稅或反補貼稅等,在此做個澄清,謝謝。
經濟部工業局:
對岸對於免除台灣面板進口關稅的機率有多大,降稅機率有多大?陸方這幾年做有關面板方面的投資相當多,這些產能陸續在四、五年都會開發出來,大陸在面板這個項目可以說是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項目。近期大陸把面板關稅調至5%,就是在對於國內正要發展出的產能進行一個產業的保護。在談貨品貿易時,顯而易見的,跟陸方很難談面板關稅,請外界了解。對我方來說,面板占我們輸出到大陸貿易額的10%,佔所有貨品中最大的產品類別,我方一定會強力的列為極力爭取的項目。至於進口降稅的機率有多大,對我方來看一定要求大陸能降稅,那就要看能降稅的幅度。我們一定會爭取最短期間對產業有利的降幅,為我們爭取的方向。
B公會:
建議保留某些項目(提供紙本檔案),並優先爭取大陸開放,以免市場被韓國所佔有。公會也提出幾個參與項目(提供紙本檔案),為求對等,也希望建議大陸降為零關稅。另外一個問題跟面板問題類似,也建議大陸開放偏光板商品降稅。以免市場受到韓國佔領。
C公會:
1、輪胎簾布以開放中國大陸產品零關稅輸入台灣,為求對等,建議中國大陸優先將台灣輪胎簾布之關稅降為零。
2、因台灣無產製,建議台灣蠶絲原料之進口關稅降為零。
B公司:
在第一次談判的早收清單,大陸製造機械發條手錶外銷至台灣地區,三年內降為零關稅。然而台灣出口之產品並未降為零關稅,包括電子鬧鐘(稅率23%)、電子掛鐘(稅率23%)、電子驅動的電子懷表(稅率15%),希望能爭取平等降稅的貿易狀態。
主持人 工業總會蔡秘書長:
請工業局列為談判的參考。
C公司:
建議對於進口大陸半成品組裝為成品後之銷售,希望主管機關明訂不可標Made in Taiwan為產地,否則損害台灣產業。
經濟部工業局:
每個產品都必須符合原產地規定後,才能享受關稅優惠,另外一部分,加工的一定以上程度,或稅則轉換的情況下,進口加工外銷後 才可標Made in Taiwan,有一定的規定在處理。
D公司:
第一個問題,ECFA今年中是否必須將7000多項產品談完,第二個問題,ECFA沒有談完,是否便無法再談TPP或RCEP,第三,化纖產品是否一次降為零關稅,不再有管制進口的措施?
經濟部工業局:
整本貿易稅則談完才能一起做簽定的工作。我們有五個籃子,分成立即降稅、五年、十年、十五年跟例外五個項目,並不表示化纖產品一定是放在立即降稅籃,考慮到國內產業發展的情況做適度的談判,至於管制進口自由化,也會一併考慮國內產業發展情況做一個安排。
經濟部:
跟中國大陸進行貨品貿易協議並不會阻礙我們參與TPP談判,但若我們能夠完成ECFA貨品貿易協議甚至貨品貿易談判,立法院通過後,對外界顯示進一步經貿自由化的決心,有助於參與後續的談判,包括TPP。
D公會:
我們有與對岸造紙協會溝通過適用的規範,相對來說,有一些稅則上通體適用的規則,請問在ECFA談判的架構下,對於WTO的規範下是否能有所突破?
經濟部工業局:
紙類是中國大陸加入WTO系統性例外,承諾如果對任何一個國家開放,就無條件要對所有國家都開放,台灣紙類目前是零關稅,大陸關稅還有一些,我們會極力爭取最大的開放。
E公司:
希望國貿局能夠設置ECFA問題解決的專線電話。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從ECFA早收時就有專線,因服貿引起了很多討論,原本的專線擴大到可以說明服貿的內容,未來貨貿的部分,我們也會有專線做說明,0800-002369,我們有專人在服務。
F公司:
酵素產品從新鮮蔬果所萃取,微生物發酵後的蔬果發酵液,大陸稅率40%,大陸這方面產業很少,請工業局極力爭取降稅,
G公司:
本公司是國內唯一生產義大利麵條的廠商,製造原料全賴進口,且成本不低,加上內需市場售價競爭,出口大陸市場關稅又有17%,希望工業局能夠列入談判。
H公司:
產品關稅雖降為零,但遇到大陸片面主觀認定貨品價格後,再課徵17%增值稅,導致不具有競爭優勢,對大陸出口持續負成長。 台灣積極簽訂FTA但卻對陸、日、韓展開反傾銷調查,是否造成國內企業寡佔,政府對FTA與反傾銷立場如何。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中國大陸海關片面認定貨品的價格,課徵17%的增值稅,導致我們產品競爭優勢減弱,因牽涉到海關認定問題,我方海關跟陸方海關有平台,若有個案,請提供給貿易局,我們會設法在海關平台做處理,17%的增值稅為內地稅並非關稅,內地稅在每個國家都是有權課稅的,做法也不同。造成的歧視,已經向陸方反映,會繼續與陸方討論。 反傾銷是WTO所賦予會員國處理的工具,前提是進口有不公平競爭的現象,外銷價格低於國內價格。國內的反傾銷措施,是基於業界曾經提出反傾銷的要求,我國反傾銷措施的申請有一定的程序要件,產業的主管機關也會做整體的考量。
E公會:
希望政府能考量國家安全、戰略物資等敏感性商品,應考量到配套措施,未來貨貿協議中是否可討論到技術性貿易障礙的議題,聽取相關工業團體的意見或技術性法規、程序等措施。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技術性貿易障礙是針對工業產品的標準與檢驗,有關切國家安全及戰略物資敏感性商品的保護措施,可以用另外一些做法來處理。與國家安全相關物資,有一定的處理程序,不一定跟技術性障礙議題相關。我們也會跟相關工業團體請教、討論,該如何處理。
現場業者:
有關藥品、肉類是否開放大陸進口?
行政院農委會:
農產品有一大部分是管制進口,肉品像豬肉或禽肉是國內非常敏感的產品,大陸方面非常希望我方開放,但這兩項產品對我們是非常敏感,談判還在進行當中,可以明確的說明,未來談判結果盡量考量國內產業需求、畜牧產業的永續發展做為我們最重要的考量。 藥品開放部分我們會徵詢主管機關衛福部的意見,會在貨貿下做適當的安排,謝謝。
I公司:
ECFA貨品貿易談判是否會充分考量到台灣與韓國、東協的競爭性,比如大陸已對東協開放降稅項目,台灣也應該積極爭取,另外韓國將可能調降項目,台灣是否有掌握到並列為積極爭取的項目?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一定會考慮到台灣與東協或韓國的貿易競爭性,特別是業者關心的面板,韓國與台灣在發展面板中發展較好、競爭激烈的兩個國家,在大陸市場是有高度利益上的衝突與競爭性,我們不但要談,還要談的好,若相對於韓方得到比我們更好的條件,貨貿就失去了意義。我們一定會考慮到競爭國家相對利益來做談判的基礎。我們會綜合考量排除降稅的產品,國內較弱勢需加強輔導的產業有17項,會做適度的安排。基於就業人數龐大,也會輔導有關的產業鏈做體質調整。
J公司:
2009年10月尼龍66被控反傾銷,當時沒有廠商生產,所以沒有反駁中國大陸的調查,像這樣情況可否靠談判做爭取?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已經存在的案子,要靠談判做處理會要為困難,每個傾銷案都有複查程序,我們會試圖爭取看看可否把原先的反傾銷案取消。
F公會:
針對一般商品降稅或許對彼此的貿易比較有利益,但對非關稅障礙的部分比較競爭困難,例如藥品有許多的潛規則,目前藥品許可證的環保用藥,申請制度和費用都不一,表面上雙方都平等開放,對台灣卻是不利,建議在雙方制度面也要進行討論。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不管是海關程序、原產地的認定、SPS、食品衛生、動植物檢疫或技術性貿易障礙,其實都是以非關稅障礙做處理,藥品於TPP的範疇內,屬於個案,還要再跟陸方協商。現在與陸方談的是條文上的規定、現狀面臨的問題,如資訊的透明化,希望透過文本規定得到更完整的資訊。關於個別行業面臨的問題。在目前有19項協議中,包含了醫藥衛生合作的協議。每個協議就是一種平台來處理兩岸之間外銷問題,在很多情況下的個案皆獲得不錯的解決方案。藥品是制度性的問題,很多業者都反映到這方面的問題,會與衛福部繼續合作處理。
K公司:
政府透過公會對產業蒐集意見,但是在談判過程中遇到困難,希望也能跟產業界討論,尋找策略。
經濟部工業局:
我們與公協會與業界討論的場次已經約100多場。但是談判必須是機密性的,且談判過程中的任何條件都是未定案的,而上下游之間也會有利益衝突,我們會尋找利益平衡點盡量爭取。
L公司:
希望能爭取四聚丙稀、三聚丙稀、十二烷基酚等特殊化學品列入優惠關稅名單,提昇石化業出口競爭力。
主持人 工業總會蔡秘書長:
請工業局列為談判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