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11 月 中韓FTA 他們說錯了什麼?
作者:楊卓翰/今周刊
中韓宣布完成FTA的實質談判,激起台灣各界的焦慮。一方急著藉中韓FTA的衝擊推動自由貿易,另一方則急著澆火。但是,在兩方激烈交鋒下,FTA的真相,不能不釐清。
中韓FTA完成實質談判,對台灣有什麼影響?看了最近的報導,大家都會說出新台幣六五○○億元這個關鍵數字。經濟部說,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對台灣工業生產的衝擊達六五○○億元。但是這個數字到底有幾分真實?台灣又應該如何因應?至今,各方媒體都仍在各說各話,《今周刊》追溯源頭,徹底還原中韓FTA的真相。
首先,這個數字究竟從哪裡來的?《今周刊》追蹤到這六五○○億元的「始作俑者」──工研院產經中心區域研究部經理陳志強。原來,經濟部大肆宣傳中韓FTA衝擊的天文數字,就是出自陳志強的預測團隊。《今周刊》專訪陳志強時,他表示自己壓力很大,還特別拜託記者:「一定要把前提講清楚,要不然團隊又要花很多時間解釋。」
三大假設 經濟部沒講清楚
經濟部在今年七月時的一份報告,引用陳志強研究中韓FTA對台灣製造業的影響,指出最差的情況在未來三至五年,可能衝擊四大製造業,也就是資訊電子、化學工業、金屬機電、民生工業,總額高達六五○○億元。六五○○億元,遂成為經濟部宣傳的重要數字。不過,陳志強沒想到,這份初步報告,卻被經濟部拿來作為政府的最終評估。「我們是用模型跑的,模型分析的時候,一定有它的限制性,要達成最壞的狀況,有三項重要的前提假設。」這三項假設,分別是:第一,假設中韓兩國全面調降進口關稅至零關稅;第二,韓國企業對FTA的利用率是百分之百;第三,台灣和中國沒有把《服貿》和《貨貿》簽完。更重要的是,這些假設,陳志強直言:「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
資料來源:今周刊